搜尋此網誌

2010年11月11日 星期四

籌備組 (Commissioning Unit) 

老夫向來都相信因緣果報。

種下身口意諸業,不論善惡,報應總會來。快的是現眼報,慢的是隔世緣。

就是那一天老夫口多多問在職的兩位同事兼前輩籌備組是否還有空缺,事隔不知多少個月後,那一天出大更期表時,發覺自己被調配到籌備組 (Commissioning Unit)。

那時老夫雖在伊院工作了十多年,可是上班下班都在病區,知的見的都有局限,對本科當然算是有點認知,可是對伊院其它事宜,則一蓋木宰羊。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見識自然很簡單淺薄。籌備組實際是個什麼的單位、工作若何、責任怎樣、向誰負責,一些門兒都沒有。話雖如此,可老夫也沒一丁兒的擔心,他人做得到的,老夫怎會做不來。

16/3/92正式在籌備組上班,原來一組就只得辦事的兩人加上一管理幾個單位的高級護士長。之前遇到的兩位前輩,升遷的升遷,調職的調職矣。

籌備些什麼?原來伊院一直在變化中,[裝修]、[改建]、[新建]從沒有一刻停過。
籌備組做的一方面是用本身專業的認知對工程圖則建設裝修設施儀器作出相關的建議;一方面要計劃評估所需資源,另方面更要協商統籌工作日程。總的來說就是千方百計令新落成的地方無瑕疵,在正式啟用時一切無缺,運作良好無礙。

於是寫建議、看圖則、買儀器、做標書、計劃時間,聯絡各方、統籌行事,樣樣都要親力親為。可是本科的訓練卻從未涉獵這方面的事,只有虛心請教,邊做邊學。世中無難事,加上一點小聰明,如此這般,又可濫芋充數,一做便兩年多。

偌大的伊院,老夫曾經涉獵的工程有M座監房、B座的新建築後期;大院A、C、E、G、H空氣調節的改建全期(Air-conditioning to Wards Refurbishment Program);ACC新座的前期;此外對R座也曾給予意見。臨離開籌備組前,也對興建新手術室D座建議書給了些意見。

儀器方面,病床、床邊櫃,床前桌,手術燈、派葯車,桌上消毒箱,便盆洗滌消毒器等當時都有大量購買。跟據規條程序又要出標書,選擇處理標書,總之是事事要做足。

人事方面,建築代表、政府建築署代表、用家、廠家、推鎖員、伊院院務主任,伊院工程師,伊院支援服務人員,上級,伊院管理層都要有聯繫。各人因崗位不同,看法有異,做籌備的更要負責和合。也看盡了不同的嘴臉,建築署的不屑,高層的反覆,承建商的賴皮,合作伙伴的卸膞,用家的刁難苛求。當然也有好人好事,無庸多說。

除此之外,組織示範,安排參觀,開會,落地盤也是常行的工作。

說到落地盤,真的是上窮碧落下黃泉,上至天台下至地道也到過了。原來伊院主座地底有著長長的縱橫隧道(Services Tunnel),更有房間作儲物用。跟其它隧道一樣,這裡都是陰暗濕寒,四處滴水,喉管遍佈,邋遢凌亂。伊院員工,有多少知此隧道的存在,又有多少曾到此一遊?

不說不知,港英年代,一切都有規有矩,什麼官員可以用多大的辦公室、什麼辦公桌都有明示;病床的佔地,門診候診室的佔地都有指引規範;醫院的燈光、用水、電力、空調也有既定的標準。

細節實在太多,雖掛一漏萬,但舉一反三,見微知著矣。

那時最煩的是行事曆時常有改變,尤其是那空調改建工程(Air-conditioning to Wards Refurbishment Program),又要計算日期又要計劃病房座落位置,工程又有延悞,部門又有意見,更改計劃已是平常事,有時甚至是朝令夕改,改了又要通知所有用家。那計劃藍圖全部都是人手製作,要改即是要全新再寫再做。老夫看在眼內不是味兒,於是出私伙帶了自己的手提電腦上班,在電腦上改方便容易得多了。既有電腦,索性連出備忘錄及往來書信都利用電腦了,於是一切事半功倍了。想落老夫也算是伊院的電腦先驅之一了。

兩年半後,在九四年十二月老夫正式告別籌備組,另有高就矣。可在日後的工作,仍免不了涉獵籌備工程。二零零壹年籌備特別觀察病房,沙示期間的突然開病房開診所,二零零三年後的改建傳染病房都跟老夫結上不解緣。

有這樣的工作經驗,這樣的曝光率,這樣的全方位接觸,深信在香港登記冊上數萬護士裡也找不了多少個。當今之世,籌備醫院建設,開新病房之多,相信無人能出吾右。

說回因果,要不是當年老夫一時貪口爽,調配到籌備組的肯定不是我。籌備組於醫管局成立後,直隸中央護理部。要不是當時中央護理部的高人愚眛,老夫無緣出手。

那一年,計劃護校停開,盤算把護士學生的薪酬轉用到多聘護理人手,可是竟然無高人能訂出一可行有說服力的建議。當時護頭召見老夫,翌日,老夫呈上方程式及建議可聘人數,被套用了。

又是那一年,要推行健康服務助理員計劃,先決條件是要開訓練班和計劃把現職病房助理逐步轉型,可笑的是當時負責的高人堅持除非有人幫手不會做,她開名點了老夫。這也是老夫正式脫離籌備組的主因。不做籌備做校長,當時上堂的健康服務助理學員都是這樣稱呼老夫的。

一九九五年當時的護頭退休前,決心提攜曾經助她一把的,於是老夫區區一個中學畢業生便打敗了無數大學生,得晋一級。

在籌備組中學到的,至今仍用得著,信乎?

人在做,天在看;如此因緣,如此業報;無心插柳柳成蔭,信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