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4年8月13日 星期三

伊波拉 Ebola

近期醫護間最熱門的話題,最令人談虎色變的傳染病,非伊波拉 (Ebola)莫屬;而各大傳媒也不愁寂寞,各自渲染炒作,鬧得沸沸揚揚的。

伊波拉出血熱 (Ebola haemorrhage fever) 是一種嚴重的急性病毒性疾病,死亡率極高,是透過直接接觸感染者的血液或分泌物,或者接觸被分泌物感染的物件使病毒在人與人之間傳播。症狀包括急性發燒,嚴重乏力,肌肉疼痛,頭痛和咽喉痛;隨著病情加深,還會出現嘔吐,腹瀉,皮疹,肝腎功能受損,甚至會出現體內和體外大量出血。

伊波拉在非洲肆虐,橫掃畿內亞,利比利亞,尼日利亞等多國,為全球拉起警報,彷彿更會隨時敲起喪鐘似的。

老夫愚見,伊波拉雖毒,要蹂躪全球卻不容易。在落後國家,民智未開,因循守舊,不知衛生為何物,伊波拉當然得其所哉。

 非洲那些國家的人民愛吃果蝠猿猴等動物,可是這些動物也會患上伊波拉病,接觸或吃了生病的果蝠猿猴後果會是怎樣,大概可預知了。此外,他們都有人要死在家裡的風俗,一個人患上伊波拉出血熱而死在家中,他的家人哭哭啼啼依依不捨,接觸死者接觸被感染的物件是最自然不過事。在這樣的環境文化下,伊波拉出血熱成為風土病,發展為地域性的瘟疫,一點不稀奇。

在己發展的地區,好比香港,那會有這些飲食嗜好,風俗文化。

瞭解世界史上的十大瘟疫,便不會被伊波拉嚇倒,便知現今那些專家都有點唬人,危言聳聽,可能不誇大其詞便難顯出專家的重要,或不易引起巿民的警覺吧。

老夫先旨聲明,所謂十大,跟什麼十大勁歌金曲,港姐選美等等性質一樣,都是各花入各眼,人言言殊,沒統一標準。

世界史上的瘟疫有四宗黑死病;一宗流行性感冒;一宗流行性脊髓灰質炎(小兒麻痺症);一宗霍亂,一宗天花;一宗黃熱病;一宗非典型性肺炎(沙士)。

 四宗黑死病(鼠疫)分別是(一)公元前 430 – 427 年雅典大瘟疫 (Plague of Athens),病的症狀與黑死病的十分相似。這是人類史上記載詳細最早的一次大瘟疫(二)公元541 - 542 的查士丁尼大瘟疫 (The Plague of Justinian),這折磨了當時的拜占庭帝國,也把歐洲人口從541 – 700年間減少了百分之五十,導致瘟疫發生的是腺鼠疫 (Bubonic Plague);(三)1347 – 1351 年的黑死病 (The Black Death),這也是腺鼠疫 (Bubonic Plague) 的傑作,歐洲百分之三十的人口因此而死;(四)1950年代中起,源自中國雲南的第三次全球鼠疫 (The Third Plague Pandemic),蔓延至廣州,香港,印度,埃及,南非,美國舊金山,死人無數。

鼠疫是一種人畜共通傳染病,鼠疫桿菌會藉黑鼠身上跳蚤之叮咬而傳播。腺鼠疫(Bubonic Plague) 原本不會藉由空氣直接由人傳染人,但是當鼠疫桿菌引起敗血症後(Septicaemic Plague),鼠疫桿菌可侵入肺部造成次發性肺鼠疫, 次發性肺鼠疫患者經由空氣散播,傳染給其他人,被傳染的病患就會罹患原發性肺鼠疫(Pneumonic Plague)。

(五) 1918 -1919 年的全球性西班牙流行性感冒 (Influenza Pandemic),造成十億人感染,2 千 5 百萬到四千萬人死亡。流行性感冒是飛沫傳染的。

(六) 1916年在美國紐約發生的流行性脊髓灰質炎 (小兒麻痺症) (Polio Epidemic),約有九千宗病案,當中死亡率是25%。病毒是通過受感染的食物和水傳播,在腸內繁殖,再入侵神經系統。

(七) 1817年第一次全球性霍亂 (The First Cholera Pandemic)始於於印度,傳到緬甸,斯里蘭卡,阿拉伯,菲律賓,伊朗,然後到了非洲和地中海沿岸歐洲邊境,數以萬計的人死於是次瘟疫。霍亂通常透過進食受霍亂孤菌污染的食物或食水而傳播。

(八) 1974年印度發生嚴重的天花流行病 (India’s Smallpox Epidemic),患者約十萬人而死亡三萬人。天花病毒是透過空氣中的唾液飛沫傳播。

(九) 1878年夏天黃熱病的流行摧毀了美國的孟菲斯城 (Memphis Yellow Fever)。很多人死亡或逃離這城巿,人口減少了近75%。黃熱病病毒的傳播是依賴蚊子作為帶菌媒介 (Vector)。

(十) 2003 年源於中國大陸的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 (SARS),簡稱沙士或非典(非典型肺炎),疫情蔓延至香港以至亞洲,歐洲,北美,南美多個城巿。在約8000病患當中,774人死亡。沙士病毒是靠飛沬傳播的。

從史上各大疫症可知,帶菌媒介(蚊,跳蚤等);空氣/飛沬傳播;染污食物和水,是釀成瘟疫不可或缺的條件。

再看伊波拉,伊波拉病毒的傳播途徑是跟病者的體液有直接的接觸,或間接的接觸到感染物;接觸之餘,還要本身有傷口或讓感染物接觸到黏膜,病毒才可穿堂入室,進入體內為患作害。這樣的傳播途徑,要大量散播一點也不容易。在文明的國家,要預防這樣的傳染病還是有法度的。

話雖如此,老夫並非預言香港不會有伊波拉。作為國際城市,往來香港的非洲人多著呢,而伊波拉的潛伏期可多達21日,入境時沒症狀不代表沒問題。

如果真的有未知個案因其它原因在醫院留醫,醫院內有小型伊波拉疫症爆發的機率反而會較高。一般人都以為醫護人員最注重衛生,錯覺而矣,注重不代表明白知曉,更不代表會嚴格執行,看年中有不少宗VRE,CRE等等末世惡菌的爆發,該心領神會矣。

只要注重衛生,香港巿民沙士也頂得住,小小伊波拉何患之有。


看了令老夫發笑。如臨大敵, 更似防生化襲擊的配備。
可知穿時容易脫時難,缷脫裝備是嚴謹的。
一不小心,遺害更大。